呆证-阿尔茨海默病

作者:

访问量:1462

发布日期:2013-01-04 18:01:22

    阿尔茨海默病(Alzheimer’s disease, AD)是最常见的老年变性疾病,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全面认知功能损害。目前,国内65岁以上老年人AD年发病率约为10‰,患病率为3.8~4.0%,并仍在逐年增长,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意义
1. 现代医学对AD治疗药物评价:
    目前,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第一种药物是胆碱酯酶抑制剂(AchEI)。应用这种药物,可以增加乙酰胆碱(Ach)的利用,从而改善症状。虽然现有的研究提示AchEI能够改善多种类型的AD相关认知障碍,但是,AchEI的疗效维持时间及对疾病病程的影响均不明确。同时,AchEI在痴呆治疗中有一定局限性,因为痴呆患者不仅有多种神经递质改变,还存在神经突触的丧失及基础血管疾病因素。应用AchEI后,虽然Ach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,但是并不能对发病和疾病病程有所改善。
    第二种药物依据谷氨酸能假说:锥体细胞的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,而锥体细胞是接受胆碱能调节并以谷氨酸为传出递质的。谷氨酸能系统过度激活,尤其是N-甲基-D-天冬氨酸(NMDA)受体的过度激活可引起神经毒性,导致神经元死亡。如果早期的胆碱能传入减少,可能导致胆碱能和谷氨酸能神经传递的失衡。NMDA受体过度激活也可造成突触可塑性的下降,进而产生认知功能减退。NMDA受体拮抗剂,它可以减轻由于病理性的谷氨酸水平异常增高导致的神经毒性—如美金刚。但是这些药物仅针对痴呆形成中的一个环节,对老年痴呆的形成基础,未有根本改变。
    无论胆碱酯酶抑制剂,还是NMDA受体拮抗剂对痴呆的治疗,仅在用药3个月内可见认知功能改善,其后则疗效不显。
    目前,尚无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病因治疗的方法。
2. 中医对Alzheimer病病机的认识:
    Alzheimer病属中医“痴呆”范畴。痴呆的病名,始见于汉代《华佗神医外传》。对本病的症状描述,散见于“善忘”、“神呆 ”、“呆病”、“郁症 ”、“颠证 ”、“文痴 ”、“痴呆 ”等病症中。宋代洪迈在《夷坚志》中提出了老年性痴呆症的症状、预后指出:“暮年忽病忘,世间百物皆不能辨,与宾客故朋见面不相识……阅三年乃卒。”明代《景岳全书》第一次提出痴呆是独立性疾病。清代陈士铎《辨证录 》首立呆病门,指出:“人有年老而健忘者,近事多不记忆,虽人述其前事,犹若茫然,此真健忘之极也,”使中医对呆病的认识逐渐完善。
    病机论述:清代汪昂曰:“人之精与志 ,皆藏于肾 ,肾精不足 ,则志气衰 ,不能通于心 ,故迷惑善忘矣。” 汪昂·《本草备要》云:“人之记忆皆在脑中,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,老人渐健忘者,脑渐空也”。清代陈士铎在《辨证录 ·呆病门》中明确指出痴呆与痰的关系,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是“起于肝气之郁;其终也,由于胃气之衰 ”。“则木克土,而痰不能化,使神明不清,而成呆病矣”。陈士铎在《石室秘录》中更进一步说明痴呆程度与痰浊的关系,“痰势最盛,呆气最深,” “治呆无奇法,治痰即治呆”,“脑髓纯者灵,杂者钝”。
    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曰:“……五十岁至七十岁……血气凝泣”。肾精不足,痰浊,瘀血是痴呆的主要致病机理。
    现代对于AD或认知障碍中医证型研究,国内曾做过多方面探索。田金洲教授及其课题组研究认为可疑痴呆人群中最常见的为肾虚证,较常见为痰浊及血瘀证。记忆和智能损害与肾虚与痰浊有关。 肾虚为本,痰浊血瘀为标[6-10]。
    总之,Alzheimer病中医病机,肾虚为本,痰浊血瘀为标。
    研究发现补肾和化痰化瘀中药,对海马神经元及突触均有保护作用,对阿尔茨海默病也有治疗作用。